近日,吉林税务发布文章《解决挂靠经营涉税问题的方案》,以医药行业挂靠经营产生的涉税问题为例,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文章出,医药代表个人大多采取挂靠经营的方式实现其“垄断”利益,而一些有药品经营资质和向医院配送药品权的医药公司变成他们的婆家,以收取挂靠“管理费”、“配送费”、“点位费”等名义非法获利,进而出现虚开发票等涉税违法问题。
文章还通报了药企医药代表挂靠经营涉税案例:某市D药品药材有限公司打着挂靠经营的幌子,在经营三年期间采取虚构资金流、伪造账簿资料、变更发票清单等手段,从上游取得虚开中草药发票抵扣税款,并向下游11户企业虚开发票,造成该企业和受票企业少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涉案当事人因涉嫌逃避缴纳税款和虚开发票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多地狠抓药企虚开发票
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虚开发票3.53亿元:2023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官网通报的一起案例显示,某犯罪团伙控制A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上游互联网平台企业虚构业务,向多家医药生产企业虚开品目为信息服务、市场推广费等增值税专用发票3872份,价税合计金额3.53亿元。
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告破:6月11日,据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官微信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日前侦破一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频繁给药品生产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实际涉案空壳公司多达1171家,涉案金额达50亿元,32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详见<<涉案达50亿!一起特大医药领域虚开发票案侦破,涉及药企>>
虚开发票与行贿相互牵连
2023年1月,安徽省发布了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安徽B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法人肖某某,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罪行,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10万元。服刑期间,发现其还犯有行贿罪,先后向11名国家公职人员行贿财物共计229.5万元人民币和1.3万美元。因犯行贿罪,肖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万元。
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日前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加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力度,聚焦虚开发票、虚假交易、虚设活动等形式违规套取资金用于实施不法行为,保持打击高压态势。
药企规避涉税风险的五条建议
稽查风暴再袭,对于挂靠经营带来的涉税风险,文章对药企提出了若干建议:
1、建立挂靠合同签订报送、备案、使用、保管制度;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签订合同审核制度。
2、要求被挂靠方对挂靠业务建立独立财务核算制度,被挂靠方收取的管理费要单独核算;挂靠方的购销业务也要单独核算。
3、建立挂靠经营发票使用查验制度,查验取得、开出发票业务真实性及发票与清单品名等是否相符。
4、建立挂靠经营纳税申报备查制度,对挂靠经营收入涉及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资料,要求企业留存备查,否则按征管法规定进行处罚。
5、加强挂靠企业成本费用及纳税申报监控,如对于经营品种较多的医药经销企业,要按药品类别和品种记录购、销、存等经营信息,不得互相混淆成本数据。